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介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成立于2002年,2008年被黑龙江省教育厅评为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心实验室总建筑面积888平方米;仪器设备1171台(套),设备总值1976.85万元。近五年,中心投入建设资金807.37万元,使85%以上的仪器设备得到更新,设备综合利用率95%以上,完好率达98%以上;中心现有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平台、ARE虚拟仿真教学平台、EVC财务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跨境电商虚拟仿真实训速卖通平台、互联网金融虚拟运营实战平台、ioslab行为经济学实验平台、管理会计实训等软件共计57套,软件总投入资金725余万元。实验中心下辖ERP沙盘模拟实验室、企业管理模拟实验室、综合业务模拟实验室、财务管理模拟实验室、财务管理手工实验室、金融企业模拟实验室、创新创业实验室和实景模拟教学实验室等8个实验室。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除了能够满足了学院专业实验(课内实践)课以及MBA、MPACC等专业硕士实验教学工作外,还能兼顾学生课余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论文与毕业设计的工作。中心实验室全面对本院师生开放,为各参加竞赛小组和创新创业团队提供场地服务和技术的支持,通过竞赛促进实践教学,并取得显著效果。在“挑战杯”大赛、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全国“财务决策”大赛、全国“用友杯”ERP沙盘模拟大赛、“工商银行杯”全国大学生银行产品创意设计大赛东北赛区、“大智慧杯”全国大学生金融精英挑战赛、国家级创业大赛、全国市场营销大赛和“北大荒杯”黑龙江青年电商销售大赛等10余项赛事中均取得了优异成绩。
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突出学生创新能力与实践技能的培养。针对文科人才培养特点,树立产学研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实验教学过程坚持“三个嵌入”,实现“三个转变”,完成“四个层面”。“三个嵌入”,即专项技能嵌入教学计划、学科建设嵌入专业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嵌入培养计划。“三个转变”,即由基础验证性实验向多层次实验转变、由规定性实验向自主创新性实验转变、由实验单一模式向实验多元模式转变。“四个层面”,即基础层,培养学生基本素质、软件实训技能、基本数据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提高设计层,培养学生知识更新、独立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的思维;综合应用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应用、设计与创新的能力;创新研究层,提高大学生创新研究性实验以及各类科技创新与科技竞赛的能力。
中心在积极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时,始终注重凸显农科院校、经济管理学院的办学性质,坚持立足龙江、服务三农的基本原则,注重深入一线、深入基层,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推动学院办学理论与实践联系的深度。2019-2023年中心社会服务合作经费累计达到747.276万元,合作课题项目数累计达91项,向黑龙江省科学顾问委员会完成提交决策建议累计38项。咨询建议得到领导批示32人次,被省级以上政府部门采纳应用36项,县、市级以上政府采纳应用96项。
中心以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核心,以黑龙江省寒地农业为特色,遵循种养循环的绿色发展理念,模拟仿真现代化大农业条件下的寒地生态农场的经营决策过程,建设具有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北方寒地生态农场经营决策虚拟仿真平台,解决了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充分、全面地了解农场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学生参与性、体验感不强,影响实践教学质量与效果的痛点。对农林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深入了解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战略和寒地农业生产特点,掌握生态农场经营管理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领导力等综合素质意义重大。